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 城市发展 军民共建 经济论坛 中国韵律 双招双引 爱心连线 环球资讯 中医中药 一带一路 文旅康养 产业政策 县域经济 部委动态 区域经济 应急救援 红色文化 中国汽车 党团建设 数字生活 商企策划 老人康养 社会与法 姓氏文化 智慧工匠 人文风俗 创新.创业 文化文艺 名模台秀 中外文化 非遗传承 艺术.收藏 武术.体育 影视娱乐 名家书画 校园风采 直播 名人访谈 视频 图片 生态中国 网民优评 热点追踪 科技人物 财经人物 公益人物 安全生产 企业与法 企业展秀 营商环境 上市公司 商界精英 品牌中国
县委书记如何抓好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一)

新闻•产经资讯2022-09-07 09:01 来源:中国低碳产业投资中心 浏览量:65708

 近日,浙江省委召开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时,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会上发言,同时,浙江省滨江区、江北区、龙湾区、长兴县、秀洲区、柯桥区、柯城区、嵊泗县、玉环市、龙泉市等10个县(市、区)负责人通过视频交流了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验做法和下阶段工作思路举措,这些思路对各地做好招商引资有重要参考价值。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扩大有效投资推进共同富裕

        ——杭州市滨江区委书记 王敏

 滨江区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统筹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抓投资、促发展。

 以数字化改革驱动资源高效配置。我们锚定数字经济主赛道,围绕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发挥重大项目对产业布局的引领作用,推进项目快引、快落、快建、快用。我们建设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其中归集了16个部门、61项指标、10亿条的经济运行数据,通过建立经济活跃度、行业集聚度、亩均效益等多维指标体系,为资源要素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以数字化改革应用多跨场景抓进度。我们推动数据互通、数字赋能,加速项目推进。“创新积分”精心“育”,变“专家打分”为“算法评价”,赋能科技型企业分类分层孵化培育。“产业链图谱”精准“引”,以知识产权为主线精准画像,以“数”指引招项目,精准出击引人才。“上马石”精细“扶”,链接政企社三方资源,帮助初创者找政策、找资金、找物业。“项目智慧督”精确“管”,实现项目全流程监管,项目摘牌到开工时间从12个月压减到3个月。“数字工地”精密“防”,实时物联监测全区工地,实现数字化预警预防。

 以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共同富裕。跨部门协同推动全域共富,实施传统工业园区“腾笼换鸟”、村级留用地集中开发、工业综合体“筑巢引凤”三项改革。跨领域协作推动产业共富,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坚“卡脖子”技术,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产学研协同,带动新业态新经济发展。跨城区合作推进区域共富。滨江、富阳两区发挥各自优势、共建合作机制,成为“多主体受益”的生动实践。


以重大项目快而优助推发展精而美

         ——宁波市江北区委书记 傅贵荣

 江北区以数字化改革理念为引领,创设指挥部专班工作机制,打造县乡一体、多跨协同攻坚模式,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以重大项目快而优助推发展精而美。

 专项配专班,集中力量办大事。针对重大专项任务,党政班子成员挂帅组建12个指挥部专班。落实扁平式管理,指挥部专班穿透两级、贯通条块,整体谋划、集体作战。落实闭环式管理,充分授权指挥部专班,构建问题、任务、决策三个闭环,权限给到位、责任扛到底。落实清单式管理,项目纳入数字决策监察平台,形成时间、任务、责任三张清单,周会商、月对账、季度赛马、全程考评。

 节能加赋能,精准施策抓要事。紧扣有序用电工作节奏,成立攻坚专班,打好“组合拳”。精准调度抓预控,分六档建立“用电查”数据库,算清用电总账,算好用电平衡账。择优汰劣抓管控,实施工业“二次开发”,清退高能低效企业,节约用能空间,新增发展空间。转型升级抓调控,坚持在有序用电中为转型持续充电,加快打造高端、高新、高能都市经济体系。

 独唱变合唱,多跨协同破难事。将跨层级、跨领域、跨场景的堵点难点拢到一起,指挥部专班统筹条块、整体破解。整体攻坚破征拆之难,创新拆迁“预签约”模式,相关部门协同介入、预判预解,实现征拆提效。整体智治破治理之难,在全市试点建设全域治理运行中心,形成线上治理专班,建成投用后将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城乡”。整体提升破民生之难,组织条块共商共建共管,推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美丽工程”,使城市的“肌理”更清晰、“经络”更通畅。


以谋大招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温州市龙湾区委书记 周一富

 龙湾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科创为魂、项目为王、质量为先,今年以来签约落地4个百亿以上项目,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抓准了三个问题:

 面对经济高质量目标,龙湾应当主攻什么项目?研判发展形势,锁定5个方向。比如,锁定温商回归谋划总部项目,对接本土世界500强青山控股集团投资300亿元以上,打造产值超1000亿元的瑞浦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成为温州史上落地最大的单体制造业项目。今年,三大主导产业中还收获了温州首个超100亿元的数字经济项目国际云软件生态平台总部,115亿元的多弗航空制造基地项目。

 面对项目招引竞争,龙湾需要克服哪些短板?对优质项目吸引力不强曾是龙湾最大短板,这些年我们狠下决心、埋头补短、改善生态。建设“未来城区”生态,高标准谋划推进省级未来社区全域类试点;构筑“科创龙湾”生态,引入10家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产业链生态,主动为链主企业预留空间,落地上下游配套项目;雕琢特色生态,打造“中国眼谷”,构眼健康全产业链生态圈;强化人才生态,迭代升级人才新政,围绕项目引进等开展招才活动。

 面对项目落地诉求,龙湾应该做实哪些工作?坚持带头招商机制,区班子领导领衔,带动招商小组分片包干、精准招商。理顺全员招商落地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实行项目落地任务派单制。建立招引快速反应机制,项目信息24小时内初步研判、48小时内明确答复意向。落实全周期服务机制,为每个重要项目建立专属推进专班、重塑流程、全程服务。

责任编辑:朱文艳

相关推荐
0.0679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