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委召开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时,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会上发言,同时,浙江省滨江区、江北区、龙湾区、长兴县、秀洲区、柯桥区、柯城区、嵊泗县、玉环市、龙泉市等10个县(市、区)负责人通过视频交流了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验做法和下阶段工作思路举措,这些思路对各地做好招商引资有重要参考价值。
——长兴县委书记 石一婷
长兴县紧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战略部署,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抓招商、大干项目,不断夯实共同富裕产业基础。
坚持体系化谋划推进,打好招大引强攻坚战。坚持“前方打仗、后台保障”协同招,依托“汇招商”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信息直报、后台研判、县级派单、专班跟进、跟踪问效等工作闭环。坚持“以链聚商、政企联动”精准引,聚焦主导产业,一链一长、一链一图、一链一策、一链一顾问,深化与“链主型”企业合作,政企联动推进产业招商。坚持“分级把关、多元评审”严格选,健全项目信息初评、准入联评、落地盲评等机制,实现项目的源头把关、过程把控。
推行全周期智慧管理,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实时归集项目各环节共352个数据项,打通部门服务壁垒。改变原有企业反映问题、政府查找问题的串行流程,重构企业提出问题后自动流转、反馈、评价的并行式服务,缩减项目推进时差。明确“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上规、上规未达产”等评判标准,进行“红黄绿”智能预警,强化项目运行监测。
用好碳效码场景应用,探索低碳高效新路径。一方面,坚持以“码”评绩效,归集6大类数据形成碳效专题库,依托碳效管理平台,对所有规上企业碳耗量化评价。另一方面,坚持以“效”配要素,谋划推出“碳融资”“碳效技术改进”等套餐式碳效服务。结合企业碳效情况,精准推进工业全域治理,为下一步招大引强腾出了新空间、腾出了新天地。
——嘉兴市秀洲区委书记 吴燕
秀洲区聚焦能源“双控”,抢抓“双碳”风口,以应用、项目、创新共促发展,全力打造光伏全产业链生态圈。
深化光伏试点,以应用优化能源结构。开展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探索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剂,缓解用电短缺。拓展“光伏+”应用,融入建筑、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强村富民中,老百姓“种太阳也种出了好日子”。打造“智能光伏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成光伏云应用管理子场景,实现光伏应用的高效运维。
落实“双碳”战略,以项目做强做大产业。全面强链补链延链,编制完成光伏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全力破解要素瓶颈,坚持系统思维,打好“低散乱污”整治组合拳,为优质项目腾出空间和能耗。
塑造变革能力,以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造秀湖科创湖区,做强省级光伏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光伏协同创新产业联盟,导入新南威尔士大学、浙江大学、阿特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和企业研究院,持之以恒提升电池效率、组件封装等关键技术。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设立企业首席人才官,建立光伏产业紧缺人才库,绘制产业人才地图,集聚了一批高端人才。围绕产业链优化服务链,深化“三服务”2.0版,建立“企业之家”,实行区领导每日轮值制度,开发“企业家”服务治理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从注册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绍兴市柯桥区委书记 赵如浪
柯桥区是全国纺织产业重镇。近年来,围绕提升“全产业链”、保障“全要素”的要求,数字赋能、内外联动,打好“稳外贸促消费”组合拳,努力构建纺织领域“双循环”战略枢纽和支点。
以“产业市场”叠加优势锻造全产业链竞争实力。持续推动印染产业集聚提升,强势推进纺织后整理全域提升,实现主城区内无非法涉污企业。科学应对能耗双控挑战,坚决落实有序控电。积极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上线应用“浙里工程师”多跨场景应用。建成国际面料采购中心,引进国际检测头部企业法国必维,发布全国首个“版权AI智审”,启动建设数字物流港,全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以“境内境外”双向发力促进内外贸易循环贯通。连续办好3届世界布商大会,高规格举办第四届世界布商大会,共同发布纺织业“3060”碳行动方案。紧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办“外商集市展”“贸易服务展”,政府为小微企业出口信保提供联保,系上双重“保险带”。推进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两大国家级试点,建立“日清周结月提醒”通报机制,补贴兑现速度不断提升。
以“线上线下”双轮驱动释放新型消费巨大潜力。加快未来社区、数字乡村建设,线上线下举办中国春兰节, 做优网上轻纺城,网红带货、电商直播催生消费市场新空间。融合中国轻纺城、蓝印时尚小镇现代时尚元素,大力发展市场游、工业游。赋予柯桥古镇的染缸、安昌古镇的酱缸和湖塘黄酒小镇的酒缸,新时代“三缸文化”价值,打响“老绍兴金柯桥”城市品牌。
——衢州市柯城区委书记 朱素芳
柯城区始终牢记“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依靠‘绿水青山’求得‘金山银山’”的谆谆嘱托,全域建设国家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探索山区县共同富裕新路径。2020年,柯城区26县发展实绩考核位列第五名。
全域系统谋划,让度假区成为发展共富产业“大平台”。我们以重大项目推动特色资源优化,落地42个总投资378亿元的支撑型项目。系统性开展山水林田湖草全域整治,擦亮特色生态名片,尤其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同时,积极打造外通内畅交通体系,建设百里运动休闲长廊等,使之成为服务游客的交通带、景观带、休闲带。
探索共富联盟,让度假区成为带动富民增收“发动机”。依托度假区文旅产业,实现强村带动弱村、企业反哺乡村、产业带动就业,探索出未来乡村共富联盟等做法,形成了度假区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长效机制,上半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26县第一。我们还推动柯城联动北川,让东西部协作县共享共富成果。
强化党建统领,让度假区成为汇聚共富合力“强磁场”。我们坚持以“强党建”引领度假区建设“快推进”,通过“金蜗牛”评选等争先机制营造浓厚干事氛围。开展村级组织整固提升、头雁领航、网格强基三大行动,全面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基层网格服务力。探索“141”有效承接“152”路径,用数字赋能提升度假区建设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朱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