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 城市发展 军民共建 经济论坛 中国韵律 双招双引 爱心连线 环球资讯 中医中药 一带一路 文旅康养 产业政策 县域经济 部委动态 区域经济 应急救援 红色文化 中国汽车 党团建设 数字生活 商企策划 老人康养 社会与法 姓氏文化 智慧工匠 人文风俗 创新.创业 文化文艺 名模台秀 中外文化 非遗传承 艺术.收藏 武术.体育 影视娱乐 名家书画 校园风采 直播 名人访谈 视频 图片 生态中国 网民优评 热点追踪 科技人物 财经人物 公益人物 安全生产 企业与法 企业展秀 营商环境 上市公司 商界精英 品牌中国
千年庙会薪火传 万人同吃一锅饭 ——濮阳县五星乡后堌堆村瑕丘古庙会拉开了大幕

焦兴强2023-02-11 02:10 来源:原创 浏览量:114625

新闻·产经资讯河南濮阳讯(胡迷科 范继民)2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相传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舜帝生日,由于近几年疫情严峻,时隔3年的瑕邱古庙会也在这一天在舜帝故里——河南濮阳县五星乡堌堆村正式拉开大幕,会期3天。农历正月十八这天是正会,村庄内外,到处人头攒动,来自河南、山东等地的数万名群众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这里寻根祭祖,隆重纪念舜帝诞辰4340周年。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场面把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庙会装扮得分外壮观。


 根据国家及我省著名史学专家论证,濮阳县就是4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舜帝的出生地和早期活动地,《史记》中有“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就时于负夏”的记载,

而负夏就是今日的濮阳瑕丘村。目前,舜裔在世界各地有两亿多人,主要涉及陈、袁、胡、孙、王、鲁、田、车、姚、虞等十大姓。由于历史传统,该瑕丘自然形成了庙会并沿袭至今,庙会日期为舜帝的出生日(每年正月十八)。多年来,每逢舜帝庙会,来自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及海外的舜帝后裔们纷纷前来朝拜先祖,台湾学者陈守仁教授还专门在瑕丘遗址处立下了“舜帝故里”纪念碑。20多年来,瑕丘村民还自发捐款100余万元在瑕丘遗址上建成了仿古式建筑,并自发轮流进行守护。为向后人弘扬团结精神,该庙会一直沿袭着古人同吃一锅饭的习俗。据了解,作为舜帝后裔,“万人同吃一锅饭”的庙会传统已沿袭了一千多年久盛不衰。

 

  

笔者看到,庙会上的商品货样齐全,平时市面上少见的小商品琳琅满目。秧歌、划旱船等群众娱乐团体的表演不时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师傅们正在加紧做菜上席

笔者注意到,庙会最震撼的当数“万人同吃一锅饭”。据了解,由于每年都会有上万名群众从周边齐聚庙会,为了让赶会的群众吃上可口的饭菜,六口直径超过一米的大锅支在院落中央的空地上,厨师们用大铲翻炒着美味的菜肴,空气中到处都飘荡着香味。


全村总动员,盛况的背后是朴实的付出!

瑕邱庙会的“大席”习俗已流传数千年,来历无从考证。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既然都是舜帝之后,来此祭祖的都是自家人,村民们就自发地安排,让来赶会的人焚香祭祖后,能吃到一顿丰盛的饭菜。”

后堌堆村村民朱先生介绍,后堌堆村从农历正月十二就开始准备庙会了。他说:“我从1983年接手这一摊儿,已经干了30多年了。虽然每年的饭菜都会赔钱,但为了把这个传统传承下去,我们一直都在坚持着。”

据了解,后堌堆的“大席”是“流水席”,赶庙会的人,提前1年交10元可入席,凑够八个人,坐上一桌就可以开席,饭菜有着农村红白喜事的丰盛和实在。

后堌堆村村委会负责人介绍,300多人为主体服务阵容,加上外围帮忙的达600多人。有了这些辛苦和付出,才有了庙会上壮观的“大席”场景。一溜排开近百张桌子,一次就能容纳近千人就餐。

随到随吃的“流水席”,赶会的人有早有晚,吃饭的点不统一,最早的一席从当日8时开始,截至当日11时,已经有超过350桌酒菜被前来参会的人员吃掉了。所以才有了“数千人同吃一锅饭”的盛况。

声音

流传的是庙会,记住的是乡情

不仅是“大锅饭”,庙会中的特色小吃还有很多种,填补着“大席”的不足。记者看到,濮阳名吃壮馍、凉皮、丸子汤等特色美食也在路旁摆放,让前来赶庙会的人大饱口福。

前来赶庙会的杨老太太,专程带着家人从山东菏泽赶来。“早就听说这个庙会,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过来。看到大家同吃一锅饭,不禁想起了每年春节前,家族预订十几桌聚餐的情景,让我深深感受到亲情与乡情。”


食客王先生说:“庙会上的饭菜吃着就是香,还有一种淡淡的柴火味儿。这吃的是味道,更是一种回忆。”

“不仅赶庙会,还要坐庙会,俗称‘坐会’,也就是在庙会上吃午饭。虽然这种习俗已流传了千百年,但在兵荒马乱、自然灾害的年代里时断时续,只有在如今社会稳定、人们丰衣足食的好年景里才得以越办越红火。”一位游客由衷地感慨道。

主 编:焦兴强

责任编辑:朱文艳

审 核:马荫超

相关推荐
0.0676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