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 城市发展 军民共建 经济论坛 中国韵律 双招双引 爱心连线 环球资讯 中医中药 一带一路 文旅康养 产业政策 县域经济 部委动态 区域经济 应急救援 红色文化 中国汽车 党团建设 数字生活 商企策划 老人康养 社会与法 姓氏文化 智慧工匠 人文风俗 创新.创业 文化文艺 名模台秀 中外文化 非遗传承 艺术.收藏 武术.体育 影视娱乐 名家书画 校园风采 直播 名人访谈 视频 图片 生态中国 网民优评 热点追踪 科技人物 财经人物 公益人物 安全生产 企业与法 企业展秀 营商环境 上市公司 商界精英 品牌中国
啃最硬的骨头 挑最重的担子 —记濮阳县县委书记周东柯担当作为的先进事迹

新闻·产经资讯2023-04-04 04:49 来源:濮阳党建网 浏览量:113623

新闻·产经资讯河南濮阳4月5日讯(特约记者 胡迷科)有人说,在推进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领导干部拼的是智慧和格局,比的是定力和耐力,而归根结底,看的是担当的肩膀多硬多强。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濮阳县委书记周东柯敢想敢为、敢打敢拼,带头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统筹本质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多轮次疫情冲击,确保了百万人口大县没有发生规模性疫情,全县经济承压前行、保持平稳增长——

生产总值完成326.4亿元,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7.35亿元,同比增长18.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5173元,同比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87亿元,同比增长5.1%,其余各项指标均保持增长态势。

成功打造“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省民营经济示范县”等一批金字招牌。在全市年度考核中,濮阳县荣获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一等奖,工业项目攻坚、营商环境优化等8项工作均夺得第一名。

             敢想敢为,勇于啃最硬的骨头

   “周书记非常敬业,他曾多次强调,书记的职责就是带头干、树标杆,发挥‘头雁效应’。”濮阳县委办常务副主任赵耀光表示。

2021年7月8日,上任第二天,周东柯就到省豫粮集团凯利来食品有限公司调研。该企业属于“退城入园”项目,2021年8月建成。“企业扩大生产需要8000余万元流动资金,政府欠的拆迁补偿款还未支付,能不能帮忙协调一下贷款?”企业负责人向周东柯反映。调研结束后,周东柯立即召开会议,讨论研究解决企业资金难问题。

   随后几天,周东柯持续协调资金有关事宜,仅用了10余天时间问题就迎刃而解:拆迁补偿款尾款2000万元及时到账,向农商银行贷款1000万元通过审批,在郑州银行办理的3000万元“间借贷”贷款也陆续到账……“这个速度和效率,真得点个赞。有了这些钱,企业实现了顺利生产,2022年的产值同比增长超过40%。今年我们要甩开膀子干,努力实现更大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曹高掌激动地说。

   为解决棚户区改造、问题楼盘等问题,周东柯多次到各项目工地检查督导,并召开现场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针对制约项目推进的资金问题,周东柯牵头组建专班,多次赴省农发行、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协调对接,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仅2022年一年,就推动开州集团完成融资16.6亿元;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25.9亿元,争取省农发行再融资债券8.01亿元,土地基金收入8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敢打敢拼,勇于挑最重的担子

   “越是责任重大的岗位,遇到的压力肯定会越大,这就叫有担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县委书记的嘱托。周东柯用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兢兢业业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总书记的嘱托。

   蔚林化工是濮阳县的龙头企业,周东柯是该企业的助企干部。他定期到企业调研,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厂房建设、原料运输、资金短缺等问题。2022年11月企业受疫情困扰,周东柯积极协调,确保企业在一个星期内恢复正常生产。该公司副总经理王飞说:“要是不能尽快恢复生产,企业的经济损失肯定不小,周书记真是帮了大忙了。”

   除了蔚林化工,濮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化工园区还汇聚了一批新型化工企业。企业共同存在的高精尖仪器设备和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成为阻碍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

   发现这一问题后,周东柯多次深入走访调研,了解企业需求,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并任主任,牵头推动建设市绿色化工公共研发中心,既满足了企业对新技术新装备的迫切需要,又解决了企业重复投资的问题。

   目前,该研发中心已成功引进大连理工彭孝军院士团队、清华大学骆广生教授团队等5个科研项目团队,合作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柔性引进科研人才90多人,启用实验室15个,开展中试项目26项,成功实现新产品、新工艺产业化16项,孵化企业5家;中试基地建成生产线7条,正在进行氟基新材料、生物基呋喃二甲酸等装置建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设研发中心等科创平台,为濮阳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能。截至目前,该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8家,省、市级创新平台达33家。2022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8亿元,同比增长9.4%。

          脚踏实地,当好县域经济发展定盘星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县域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作为濮阳县的领头雁,周东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按照省委要求,以前瞻30年的眼光,明确提出“一地两区一名城”的战略定位和“两高三优四提升”的奋斗目标,理出具体工作思路,提出各项工作在全市争第一、在全省创一流。

梳理明晰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5大产业集群和13条产业链。投资50亿元的巴德富项目二期近期开工建设,产业项目由“单打独斗”向“聚链成群”发展;积极谋划布局氢能产业等未来产业,推动上海风氢扬科技氢能燃料电池等项目落地实施,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创新实施乡贤回归工程,成功招引投资100亿元的河南赛能硅业多晶硅等193个项目,该县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周东柯对基层群众怀有深厚感情,一有时间就跑一线下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就医、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2022年,濮阳县城镇新增就业2.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03万人。4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加快建设,县三中新校区建成投用;濮阳科技职业学院首批500人实现满额招生、顺利开学,成为全市县(区)第一所大专院校。率先完成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任务,成为全省第一批通过验收的17个县(区)之一。全县33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智慧养老服务基础平台投入使用,惠及16.7万老年人。践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统筹整合涉农资金4.76亿元,确保“一人不返贫,无人新致贫”。如期完成1.1万户4万多滩区居民搬迁任务,迁建任务圆满收官。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项目,全县123万群众吃上了丹江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头雁担当干劲足,宏伟蓝图已绘就。在新征程上,濮阳县正将自然禀赋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以奔跑者的姿态,加速发力,奋勇争先,破浪前行。

主 编:焦兴强

责任编辑:朱文艳

审 核:马荫超


相关推荐
0.0682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