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资讯河南开封讯(张小胜 李凤一)近年来,万隆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抓手,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打造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以强队伍、构组织、搭平台为发力点,全面布局,整体谋划,打通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建强一支队伍。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室,明确专人统筹负责志愿服务队、服务小队活动开展,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截至目前,成立乡级志愿服务总队1支,包括理论宣讲队1支、医疗卫生志愿队1支、生态保护志愿队一支、移风易俗志愿队1支、平安建设志愿队1支、法律援助志愿队1支。村级志愿服务队28 支。
健全三级组织。一是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乡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所长,设实践所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指导村实践站开展各项工作,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推动工作常态化开展。二是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站长,根据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发挥村资源优势,用群众喜乐见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三是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格。在村民小组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格,村民小组组长任格长负责组织实施实践格工作,将实践格作为移风易俗、共话发展、邻里守望互助的场所。
搭建五类平台。一是夯实阵地建设平台。打造乡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村级实践站28个,以所、站、格为单元,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全覆盖。二是创新理论宣教平台。整合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等资源,创新理论宣讲形式,传递“好声音”。三是打造“文健”服务平台。发挥乡文化站等资源作用,统筹开展文化服务、文艺演出、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村级文化健身活动广场、中小学体育场所等资源,开展健身体育、赛事赛会等志愿服务活动。四是打造“科教”服务平台。发挥科普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资源作用,统筹开展科技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在乡内中学、小学,统筹开展教育服务、未成年人保护、心理咨询、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
责任编辑:朱文艳
审 核:马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