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双碳“1+N”政策体系的形成,风光发电、氢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不断提速,能源革命已经开始。
氨作为氢能载体和零碳燃料,在氢能储运、电厂燃烧、船舶动力等方面应用前景广泛,“氨-氢”能源融合发展是支撑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氢能根据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不同,主要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
本项目是一个氨-氢能源完整的产业平台项目,集上游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发、生产,中游运输、存储和终端应用于一体,打通氨-氢能源产业链,通过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势,服务地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团队优势
由北大先锋和清华大学组成的尖端科研项目队伍,给予强大的技术支持。并以北大先锋材料和自研材料为基础,配合北大先锋氢气业务团队及清华大学氢能领域的工艺技术,自主开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模块化定向除杂”MDP技术。
基于该技术生产的MDP-T1000装置已经在2021年8月淄博投入运行,日氢气供应量3000kg,可为淄博市及周边500余量燃料电池汽车提供氢气。
2、运输优势
项目方长期从事液氨运输等供应链服务。不断加大高新技术运用和全面信息化的投入,在车队运营和安全管理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果,得到了危货运输行业的高度认可。2020年下半年在行业内率先创建了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管控体系。
目前,项目方参与计划打造的国内首制半冷半压式5500立方液氨运输船项目已经启动,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液氨运输模式,实现江海联运。
3、应用优势
项目方地处长三角腹地,与国家规划的上海漕泾、福建古雷、浙江宁波、江苏连云港等国家级沿海化工基地毗邻。
同时,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均为传统化工大省,化工企业林立,提供了丰富的煤制氨- 氢、化工副产氢等资源。
项目方深耕液氨领域16年,与国内近50家液氨生产企业及下游近400家化工企业保持业务合作关系,拥有非常丰富的氨-氢资源渠道。
4、地域优势
项目以液氨罐区为核心,实现生产、贸易、仓储、运输、服务等多方的有机融合。
罐区计划集合公路、水路、铁路、管道等多式联运运输模式,因此必须建立在交通便利、水路通达、上下游产业集聚之地,可通过铁路运输将西北等偏远地区的绿氨运至罐区,通过内河航运打通西南、华中、华东等区域往来之路,通过公路运输和管道将绿氨运输至客户手中,利用江海联运,连接国际市场。
经过多方调研和市场分析,公司计划在南京、上海、广西、山东、福建等地建立罐区。
1、罐区建设规划
2、办公研发及实验中心
建设一个研发中心,吸纳北大、清华等高端科研人才,进行氨-氢能源生产、储运、使用等各环节相关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实验、应用,不断提高能源运营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加快推进氨-氢能源产业布局。
3、生产基地
设备生产:包含氨分解装置、氨能源燃烧试验装置、氨提纯装置、光伏电解水制氢实验装置、小型绿氨实验装置、氢气提纯装置、氢-氨储存设施等设施设备。
产品生产:产出绿氢、绿氨、高纯氨、氙氪气体、散装尿素等。
4、绿氨储运中心
拟建设一个4万立方冷冻罐,2个2000立方氨球罐。
一方面通过内河运输上游水力发电生产的绿氢和西北地区光伏发电生产的绿氢,另一方面通过海运,存储澳大利亚、沙特等国生产的绿氨,为园区下游企业使用绿氨,解决碳排放问题;如扬巴、安迪苏、伊士曼、红宝丽等。
5、绿氢储运中心
在适宜地区投资建设1000kg/12h加氢站10座,5000kg/d氢气充装站1座,8000kg/d氢气充装站1座,投资购买45辆氢气长管运输车。
6、智慧物流园
为罐区的分销集采提供公路运输及相关配套服务 :
一是,建设园区统一的危化品停车场,可为车辆提供综合服务:如车辆的维修、加油、检测服务、槽罐清洗、驾驶员及押运员服务等。
二是,建设乙类和丙类仓库,为园区企业提供袋装、桶装等零散危化品的临时中转及存放。
三是,建设专业化的应急队伍,配备完善的应急物资,为园区提供专业化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应急救援服务。
土地70-100亩;投资20-25亿元。
1、土地审批
恳请给予70-100亩土地支持,便于进行项目基地规划和设计,推动项目尽快落地。
2、航运码头和岸线
1)希望在园区拥有自有码头和岸线,用于开展液氨进出口贸易。 如从沙特进口绿氨,以及向日韩出口液氨。
2)如条件受限,也可考虑与原有码头业主达成合作。
3、管道运输
为给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计划在园区建设液氨管道,为园区企业直接提供管道运输。
《新闻产经资讯》网双招双引办公室
招商热线:18339971856 1523660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