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 城市发展 军民共建 经济论坛 中国韵律 双招双引 爱心连线 环球资讯 中医中药 一带一路 文旅康养 产业政策 县域经济 部委动态 区域经济 应急救援 红色文化 中国汽车 党团建设 数字生活 商企策划 老人康养 社会与法 姓氏文化 智慧工匠 人文风俗 创新.创业 文化文艺 名模台秀 中外文化 非遗传承 艺术.收藏 武术.体育 影视娱乐 名家书画 校园风采 直播 名人访谈 视频 图片 生态中国 网民优评 热点追踪 科技人物 财经人物 公益人物 安全生产 企业与法 企业展秀 营商环境 上市公司 商界精英 品牌中国
师者匠心,育人、启智、润心 ——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程有感

新闻•产经资讯2024-04-29 04:57 来源:宋才发 浏览量:326865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3级硕士生 黄线

新闻•产经资讯北京讯: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向广大人民教师送上诚挚祝福:“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然而“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真正的名师从来都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靠评比评出来的,而是在学校里、课堂上摔打出来的、学生公认的。宋才发老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育人启智润心”;不仅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在我的心目中,宋才发老师既是一位“经师”,更是一位“人师”。

一、育人——言传身教、躬耕不辍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于仰慕宋才发老师的学问精深,我曾通过网络听过宋老师的法学讲座,我同其他同学的感受一样:“太精彩”了。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听宋老师的课,便是这门《法学方法论》课程。犹记第一次课,是个雨天的清晨,我紧赶慢赶地赶到教室,生怕没好座位,一踏入教室,发现宋老师早已到教室准备上课。老师的头发有些花白,眉目慈祥,但又不失学者的庄重与严肃。距上课还有好一会时间,宋老师便和我们聊起天来,提到“我基本上是早上4点半起床,学习和写点东西,几十年来,都是如此。”他叮嘱我们“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命运是由人的个性造就的,个性是习惯养成的,习惯又缘于信仰,信仰源于信念,信念是由知识决定的。”“任何时候,机遇总是为有准备头脑的人准备的”。宋老师还现身说法地同我们分享了他中专毕业分配就业和大学毕业留校的那段不寻常的经历。老师分享的切身经历,为从深山里走出来的我拨开云雾,“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志气和习惯最终决定人的未来”。作为一名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我当向宋老师学习,保有恒心,勤学笃行,以期自己能够从持续的学习中获益,现在有所学、有所准备,将来才能抓住机遇。

二、启智——传道授业解惑、授以渔鱼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宋老师虽年事稍高,仍一直坚持站着授课,一站就是近4个小时中间不休息;不用麦克风亦声如洪钟,且授课从不照本宣科地念讲稿,腹有诗书脱口成章,言传身教且授以真经。宋老师把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比喻为:本科生学习是“拿着口袋装知识”的阶段;硕士生学习是“母鸡带着小鸡”找知识的阶段;博士生学习是由“蚕”变“茧”成“蛾”的创造知识阶段。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宋老师细致地和我们讲解每个阶段的学习重心和学习方法,帮助我们这些新生尽快适应新阶段而少走些弯路。“授以渔鱼,润物无声”。宋老师指出,文科研究生学习必须把读、问、思、研结合起来。“读”要“日进有功”,不惟书、不惟上、不惟圣人、只惟真理,读书人首先要能主宰自己。“问”要带着准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去钻研有关的文献资料,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思”要勤思考、善辩析、举一反三,求得真知灼见。“研”要把广博与精深结合起来,厚积而薄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感谢宋老师把我们领进了门。但是真正的修行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正如“读万卷书,亦要行万里路”,真正的有所为,还靠我们自身践行“读、问、思、研”才行。

三、润心——文以载德、宁静致远

“师者匠心,为学为人、培其根养其心”。宋老师指出“为学”要循序渐进。首先,做学问不可急功近利,学问不可速成,只能功到自然成、水到渠成。做学问的人必须进行知识的、资料的、问题的积累等,才能厚积而薄发。宋老师用心良苦地向我们展示他曾经阅读、整理过的资料,满满当当地摆放在阶梯教室第一排的课桌上面,透过一页页泛黄的纸张,我们仿佛得以窥见大家背后之研究、积累更为广、更为深、更为精的场景,令人肃然起敬。其次,做学问要执著追求,既不可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也不能好高骛远、这山望见那山高。最后,做学问要从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做起,切忌眼高手低,万丈高楼平地起,欲速则不达。宋老师强调,要作好文,首先要做好人,“文如其人”,只有人品好,才能文品好,“为人”当宁静致远。宋老师站在学者的角度提出,治学者当保有良知,“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真学者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违心话,要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任。治学者当保有谦卑,“愈知谦卑者,愈有成就”,永远要把自己摆在平常人的位置,抱平常人心态,真学者应当做到文以载德、文如其人。治学者当保有学术精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真学者要有为学术献身的精神,治学是做人的升华,高山景行,宁静致远。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虽然宋才发老师主讲的《法学方法论》课程已经结束,但宋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真知灼见以及为学为事为人的道理,将会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指导着我们!万卷书须得自己读,万里路更得自己行!

责任编辑:朱文艳

审     核:马荫超

相关推荐
0.0716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