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 城市发展 军民共建 经济论坛 中国韵律 双招双引 爱心连线 环球资讯 中医中药 一带一路 文旅康养 产业政策 县域经济 部委动态 区域经济 应急救援 红色文化 中国汽车 党团建设 数字生活 商企策划 老人康养 社会与法 姓氏文化 智慧工匠 人文风俗 创新.创业 文化文艺 名模台秀 中外文化 非遗传承 艺术.收藏 武术.体育 影视娱乐 名家书画 校园风采 直播 名人访谈 视频 图片 生态中国 网民优评 热点追踪 科技人物 财经人物 公益人物 安全生产 企业与法 企业展秀 营商环境 上市公司 商界精英 品牌中国
非遗“跑”起来 乡村“兴”起来

新闻•产经资讯2024-04-29 04:23 来源:河南省汤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浏览量:352040

新闻•产经资讯河南安阳讯(通讯员 原金贵)4月29日,走进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跑帷子基地——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白营镇西隆化村,宽敞的街道上人头攒动,川流不息。人们正在欣赏非遗跑帷子的精彩演出。

“非遗作为一种优质的文化资源,感染力强,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能够帮助村民坚定发展信心,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年轻干练的西隆化村党支部书记王冬冬,谈起跑帷子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感触颇深。

跑帷子又称帷子舞,起源于汤阴,是一种由古代战争衍生出的艺术形式。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

非遗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瑰宝,是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它们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同时又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

为了让非遗“活”起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功能和教育价值,西隆化村投资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跑帷子传习所,并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结合,认真做好对非遗的传承和积极传播。

“以前一到农闲,村民有不少人打麻将。现在好了,村里一打招呼,有人从县城和外地赶来,放下自己的营生,上百人都来参加活动,大家相处融合了,还锻炼了身体。”刚参加完跑帷子76岁的村民王景顺,虽然满脸的汗水,依然非常的高兴。

“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所发挥的作用非常巨大。”王冬冬说。

据了解,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党员带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非遗传承方面,王文静、赵小慧等一批年轻村民,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西隆化村虽然是个大村子,村民之间邻里和睦,好人好事几乎天天都有。村里鼓励村民发展蔬菜产业,富了村民。通过订单农业,托管土地3000亩,村集体每年收入20余万元。

“我们将积极努力,打造非遗特色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以开发‘非遗+研学’‘非遗+定制’等特色旅游产品,以点带面,推动非遗项目的活化利用和农村文旅市场的繁荣发展。”谈起下一步的打算,王冬冬深感肩上的担子不轻,要走的路还很长。

责任编辑:朱文艳

审     核:马荫超

相关推荐
0.0701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