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 城市发展 军民共建 经济论坛 中国韵律 双招双引 爱心连线 环球资讯 中医中药 一带一路 文旅康养 产业政策 县域经济 部委动态 区域经济 应急救援 红色文化 中国汽车 党团建设 数字生活 商企策划 老人康养 社会与法 姓氏文化 智慧工匠 人文风俗 创新.创业 文化文艺 名模台秀 中外文化 非遗传承 艺术.收藏 武术.体育 影视娱乐 名家书画 校园风采 直播 名人访谈 视频 图片 生态中国 网民优评 热点追踪 科技人物 财经人物 公益人物 安全生产 企业与法 企业展秀 营商环境 上市公司 商界精英 品牌中国
品牌创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新闻·产经资讯2024-12-29 12:52 来源:新乡市文旅局 浏览量:331818

新闻·产经资讯河南新乡(黄晴晴)近年以来,新乡市聚焦文旅强市新愿景,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持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文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文旅品牌创建步伐加快,12月27日,宝泉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志着新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塑品牌、创精品,树好新乡文旅“风向标”。市文旅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全面促进“文旅+、+文旅”双向奔赴、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以打特色牌、走品牌路为发展方向,品牌创建工作成效斐然。

 

十年磨剑,宝泉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宝泉旅游区坚持“两创一上”,即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宝泉主板上市战略目标,不断提升企业素养,品牌持续擦亮。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确定19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公告,宝泉旅游区作为河南唯一一家旅游景区在列,这是继我市八里沟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新乡市成为全省第三个拥有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省辖市,辉县市也实现了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史上首个“一县双5A”的崭新目标。 同期,辉县市齐王寨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集群成势,五龙欢腾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12月23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确定8家旅游企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公告,辉县市五龙欢腾旅游度假区在列。目前,全市共有省级旅游度假区6家,其中,辉县市4家、卫辉市和平原示范区各1家。辉县市持续擦亮旺旅金字招牌,进一步活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家底”,聚珠成链、迭代升级、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辉县“共山共水共城共景”特色旅游发展新路。

 

工旅融合,仙灵生物灵芝科普旅游基地被列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名单。融合了诗情画意与冷酷厚重的工业旅游是传承工业文化、弘扬工业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展现国家工业化成果、宣传民族品牌文化的重要窗口。凤泉区文旅部门坚持让工业遗产“活起来”、让工业文化“传下去”、让地方经济“跑起来”、让特色产业“火起来”的战略融合发展思路,持续培育区域工业旅游品牌,继同力水泥工业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后,依据《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行业标准,经专家实地指导查看、资料审核,市文旅局推荐,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程序组织综合评定,12月23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新乡市凤泉区仙灵生物灵芝科普旅游基地等13家企业列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名单,凤泉区也一跃成为新乡旅游研学矩阵式发展区域。

 

旺消费、聚流量,点燃文旅市场“烟火气”。旅游热度持续提升,服务消费持续扩大。2024年我市6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1044.25万人次。2017年至2019年,宝泉旅游区连续三年游客均突破200万人次;2020年至2022年(疫情)连续三年游客维持在100多万人次;2023年游客量达250万人次;2024年接待游客已突破300万人次,收入超3亿元。五龙欢腾度假区整体规划范围11平方公里,度假区内常住人口1.1118万人,2023年度假区接待游客167.5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53.45万人次,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2.3天,营业收入达到2.1亿元,2024年全年接待139.99万人次;卫辉市苍峪山旅游度假区完善了省道227沿线旅游标牌以及主要旅游经营单位的旅游标识标牌,2024年接待游客70.52万人次。平原示范区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全年接待游客383.5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5亿元。2024年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接待人数142万人次,韩团人数3.09万人次;轿顶山旅游度假区接待8.2万人次,韩团2.376万人次。

 

促就业、谋发展,铸造旅游富民“金钥匙”。以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既满足了新消费的需求,也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宝泉旅游区出资8000万元建设“宝泉花园”精准扶贫工程,188户村民喜迁新居;实行土地流转优惠政策解放劳动力,流转土地1649亩;带动西沟、圪针庄、东西沈庄等7个村300多个家庭开展旅游服务,直接带动就业近5000人,社会贡献效应明显。

发展文旅经济,坚持共建共享。辉县市薄壁镇紧抓文旅发展机遇,在全力支持宝泉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同时,注重借势发展,不断修补短板,提升全域整体接待水平,久久为攻不懈努力,薄壁镇目前全镇登记在册的民宿、酒店、农家乐一共210家,其中,五星级精品民宿1家(黄岩根民宿),建设规模超过100万的民宿150家,创造直接就业岗位达1000余个。五龙欢腾度假区坚持主客共享的原则持续投入,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把度假区休闲设施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设施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做到共建共享,据旅游旺季统计,直接创建就业岗位800多个,全体员工的90%以上都是本地居民,有效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

融合发展给力,打造特色品牌。仙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种植模式,为农民种植户提供菌种和技术支持,保证销路,统一回收产品,直接吸纳周边区域农民种植户300多户,持续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效活跃本区域文旅经济。

强支持、夯基础,合奏文旅市场“最强音”。一是争取上级资金,加大支持力度。我市以最大力度争取政策支持,做强文旅经济,助力旅游景区健康发展。2024年,积极争获旅游景区贷款贴息资金893.09万元,其中辉县市争获资金861.11万元,在参与全省分配资金的37个县(市)区中,争取资金额度居新密市之后,位列全省第二位。

二是建设服务设施,方便游客出游。我市全面提升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建设、服务质量和品牌价值,为游客打造优质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已建设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92台,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星级饭店、剧场共布放外卡POS机311台、外币兑换点3处,重点文旅场所外币支付服务全面优化。

三是链接互补产品,打造品牌线路。利用我市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优势,将生态休闲、农文工旅融合于一体,整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差异化错位发展,切实推动文旅链条再延伸、景区旅游再升级、乡村旅游再突破,持续培育优质乡村旅游目的地。我市6条线路被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推出的“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栏目推广宣传;辉县传统聚落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线路;长垣肉丝带底、延津槐花蒸菜纳入全国旅游美食线路美食;南太行山海徒步音乐节全国特色文旅活动榜上有名;发布悬崖度假、研学旅行、非遗体验、牧野探古等10条夏季特色旅游线路,12个景区(点)入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旅游线路。平原示范区、获嘉、凤泉等地微视频微短剧“剧集地”建设启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拓出新赛道。围绕商文旅融合发展,激活新消费,贯通流量点,打造更多类如“胖东来+街区+景区”的热榜线路。

责任编辑:朱文艳

审    核:马荫超

相关推荐
0.0698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