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 城市发展 军民共建 经济论坛 中国韵律 双招双引 爱心连线 环球资讯 中医中药 一带一路 文旅康养 产业政策 县域经济 部委动态 区域经济 应急救援 红色文化 中国汽车 党团建设 数字生活 商企策划 老人康养 社会与法 姓氏文化 智慧工匠 人文风俗 创新.创业 文化文艺 名模台秀 中外文化 非遗传承 艺术.收藏 武术.体育 影视娱乐 名家书画 校园风采 直播 名人访谈 视频 图片 生态中国 网民优评 热点追踪 科技人物 财经人物 公益人物 安全生产 企业与法 企业展秀 营商环境 上市公司 商界精英 品牌中国
雷锋精神闪耀 跨千里寻战友 中志协濮阳应急救援队牵起老兵思念红线

新闻·产经资讯2025-03-02 03:48 来源:中志协濮阳应急救援队 浏览量:362457

新闻·产经资讯河南濮阳(胡迷科)2月25日,一通来自中华志愿者协会应急公益寻人寻亲部杭州救援队吕加昌队长的紧急求助电话,打破了中志协濮阳应急救援队队长吕利祥平静的一天。电话那头,传递的是一位97岁山东老兵李继申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思念。

 

李继申老人的人生,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他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烽火,又投身抗美援朝战场,枪林弹雨中与战友生死与共。退伍六十余载,岁月流转,可他对那些同生共死的老战友的思念,却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减。尤其是家住濮阳县陈拐村的陈同军,更是李继申老人时常念叨之人,无数个夜晚,老人望着泛黄旧照,回忆与陈同军在战场相互扶持的画面,牵挂老战友如今生活,想知道对方是否有后代,过得好不好。这份思念,在岁月中发酵,愈发浓烈。

 

中志协濮阳应急救援队得知消息后,队员们深知任务意义重大,毫不迟疑,迅速行动。救援队第一时间向县退伍军人事务局汇报,寻求专业支持与协助。随后,队员们马不停蹄奔赴濮阳县城关镇陈拐村,期望在此寻得陈同军的线索。

 

在城关镇陈拐村,队员们展开细致入微的核查。他们挨家挨户询问,不放过任何可能线索,哪怕一句模糊回忆、一个相似名字。每一次叩响村民家门,每一次耐心交谈,都饱含完成任务的决心与对老兵情谊的尊重。最终,经多方打听,队员们联系上陈拐村党支部委员张志鹏。在张志鹏热心帮助下,大家一同前往陈同军二儿子陈自发的家。然而,现实却令人痛心——陈同军老英雄已离世十多年,其大儿子也已去世多年。

 

随后,中志协濮阳应急救援队吕利祥队长拨通远在杭州李继申老人的儿子李华的视频电话。陈同军二儿子陈自发接过电话,声音激动:“非常感谢李叔还记着我爸爸,我爸爸已去世十多年了,他在世时,也经常讲述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顶着枪林弹雨冲锋时情景,他总是说,‘我回来了,但很多战友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我们兄弟姊妹几个生活都很好!”电话那头,李继申老人也激动地说:“那个年代交通和通信都不发达,回家后就再也没有跟你爸联系上,我和你爸爸是过命的战友加兄弟,退伍复员时,我们互赠照片,想着若有一天相遇,能凭照片认出彼此,可你爸已不在了,孩子有啥困难告诉叔叔,叔叔帮你!”简单话语,饱含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令人动容。

 

进一步了解到,陈同军的人生同样充满传奇。他参加过淮海战役、上甘岭战役,战场上冲锋陷阵,屡立战功,曾在部队任副排长,却因伤致残退役。回到家乡,他在村支部书记岗位默默奉献数十年,将光和热献给家乡建设。如今,他的五个儿女中,大儿子离世,留下的孩子尚未成家;二儿子陈自发生活并不宽裕;还有三个妹妹,最小的妹妹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队员们目睹此景,心中百感交集,深刻意识到如今的幸福生活,皆是老一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

中志协濮阳应急救援队队员们纷纷表示:“我们要将寻找老兵、关爱老兵,为老兵献爱心这一活动传承下去。”

 

抗美援朝战士们,为国家安宁,义无反顾奔赴异国战场,用青春和热血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他们的英勇与奉献,值得永远铭记。中志协濮阳应急救援队此次行动,不只是简单寻人,更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践行,让我们看到人间温暖与大爱在延续。未来,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关爱老兵的行列,让这些英雄的晚年充满温暖与关怀。

责任编辑:朱文艳

审 核:马荫超

相关推荐
0.0800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