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资讯河南平顶山讯(马进伟)8月20日,随着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平顶山(鲁山)行活动启动仪式拉开帷幕。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乡村功能,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助推鲁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也按下快速启动键。
鲁山县蚕业生产历史悠久,是全国典型的一化性柞蚕主产区,河南省柞蚕生产基地县。柞坡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柞蚕生产一直是鲁山县“名、特、优”传统特色产业。但是受气候变化、劳动力欠缺、深加工企业发展缓慢带来的影响,柞蚕生产多年来处于低谷,怎么改变这一瓶颈制约,成了鲁山县蚕业发展服务中心解惑梳困的课题。
“这次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机遇,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机制,探索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新模式,在田间地头“传经解惑”,为鲁山县广大蚕农带来科技致富新思路、好办法。打造一批产学研相融的科普基地,全面提升以科技人才促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不仅打开了我们的视野,也推动了鲁山蚕业生产的蓄力赋能。”鲁山县蚕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贺贺说。
签约鲁山县蚕业发展项目的两位专家教授毕会涛,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省蚕业协会理事长;郑作运,省农业农村厅经济作物推广站研究员,省蚕业协会名誉理事长走进鲁山县赵村镇河南村,对鲁山县蚕业发展历史作了专题调研。在清同治年间鲁山县蚕坡管理规矩碑上了解了蚕业生产对山区人民生计的重要地位。
在下汤镇袁庄村、四棵树张沟村、察看了鲁山县丰富的柞坡资源。站在高处远望,新发展的一片片桑林横竖成行长势喜人。毕教授和郑研究员走进桑园,查看桑树长势,叮嘱技术人员加强桑树修枝整型、施肥除草、防虫治病秋季管理,为明年多产叶产好叶打下增产基础。
在靖焜实业、仙女织工贸、伟富实业车间、展馆,两位专家“望闻问切”,从产品包装、品质、外观等方面一一作了评价。
在研讨会现场,两位专家对柞树的“留桩放拐”、桑园的科学栽培、品种的提纯复壮、养蚕标准化生产和桑叶蚕茧综合利用提升价值提出了建议。生产单位和深加工企业要借鉴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深度挖掘鲁山的蚕业文化,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扩大现代蚕业基地知名度和产品的影响力,把开发出的产品卖向大市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对四棵树张沟村深加工开发出的桑叶茶、桑叶菜、桑叶面、桑果酒等系列产品予以肯定。
“高层次人才进基层以科技兴蚕,助力乡村振兴为已任,给我们村发展现代蚕业献出了‘金点子’,这些建议科技含量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村里将把相关的建议一一落实到实际中去。”四棵树乡张沟村支部书记许建军说。
“各位专家教授今天到鲁山把脉问诊、传经送宝,对解决我县发展中的难题、拓宽人才服务渠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虚心请教,解决问题、提升成效,助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希望各位专家与鲁山建立长期联系,倾心指导、倾囊相授,帮助我们做好柔性引才、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使鲁山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在全省全市争先出彩。”鲁山县委书记刘鹏说。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鲁山县人民政府承办,共征集项目66项,其中合作意向项目32个,21名省内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参与服务。
责任编辑:朱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