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 城市发展 军民共建 经济论坛 中国韵律 双招双引 爱心连线 环球资讯 中医中药 一带一路 文旅康养 产业政策 县域经济 部委动态 区域经济 应急救援 红色文化 中国汽车 党团建设 数字生活 商企策划 老人康养 社会与法 姓氏文化 智慧工匠 人文风俗 创新.创业 文化文艺 名模台秀 中外文化 非遗传承 艺术.收藏 武术.体育 影视娱乐 名家书画 校园风采 直播 名人访谈 视频 图片 生态中国 网民优评 热点追踪 科技人物 财经人物 公益人物 安全生产 企业与法 企业展秀 营商环境 上市公司 商界精英 品牌中国
【项目推介】医疗(手术)机器人制造项目

新闻·产经资讯2022-12-06 12:51 来源:中国绿色低碳投资中心 浏览量:111230

项目背景

 医用机器人是指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服务机器人,它能独自编制操作计划,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动作程序,然后把动作变为操作机构的运动,能够辅助医生进行手术的机器人已然成为现实,目前在骨科、神经外科、腹腔等科室得以运用,手术机器人正在成为机器人行业一个极具应用前景的细分领域。

 与此同时,根据卫健委数据,中国医疗(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有着诸多驱动因素。一是,人均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手术机器人能更好的提供精准手术服务,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以实现快速康复,显著提高医疗效率。医疗(手术)机器人具有出血小,更精准,恢复快的优势,可极大程度降低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节约康复费用。二是,国产化有助于降低患者费用 高额的设备价格和耗材损耗使得国内能够引进国外先进医疗(手术)机器人的医院极其有限,国产化机器人的推进有助于行业整体降低成本,扩大规模。三是,医疗(手术)机器人应用有助于解决传统手术痛点手术多采用传统的“徒手操作”模式,存在“结构复杂、位置深、创伤大、判断难”的痛点,手术风险高。

 手术效果严重依赖于医生经验,由于学习曲线较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外科医生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由此,在未来的几年内,受益于卫生医疗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对高精度医疗器械的需求持续增加。医疗(手术)机器人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将迎来更快增长。

项目方介绍

 项目方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北京,国内首家取得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是国内医疗(手术)机器人龙头企业,神外产品销量领先同行业,而且拥有全世界唯一一款在多家医院顺利开展帕金森病DBS手术(手术精度要求最高)的手术机器人。项目方有数十台设备(含已销售的设备)在医院应用,试用为排他性试用,未来转化合同的概率很高,销量大幅领先同行业。作为临床试验参与单位,项目方将继续在其他尚未开始临床试用的医院里开拓新客户。

 项目方的神经外科机器人,覆盖神经外科立体定向、内镜、导航等所有专业方向,3款不同型号的手术机器人产品化,满足不同等级医院的需求。同时,公司基于核心的“定位+导航”技术进行产品线延伸,如口腔种植牙机器人以及脊柱手术机器人,而脊柱(骨科)机器人是国内首家同时可覆盖脑科和脊柱科。

 2020年收入2654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1全年收入1.24亿。

项目优势

 1、国内行业龙头、身位优势明显。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取得三类医疗器械证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近两年公司销量上已经超过国际龙头ROSA,远远领先于同行业基于核心的“定位+导航”技术进行产品线延伸,客户粘性强,先发优势明显。

 2、顶级研发团队、技术攻关能力强。公司继承863项目成果,技术积累深厚,并有北航、海军总医院产学研的支持。

 3、市场潜力大、未来投资收益可期。我国的手术机器人市场份额都与其经济基本面形成了背离,有能力和需求迎来快速增长的契机,到2025年,我国神经外科和口腔科的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0亿元,行业壁垒极高,赛道内企业极其有限,公司将迎来快速增长。

 4、知名机构加持、持续看好公司赛道领先地位。历史投资人:真格基金(明星VC)、中关村龙门基金(国家合肥兴邦先进制造(中信建投直投子基金)、联创永钧(产业资本、上海电气医疗投资平台)、外部专家顾问,公司受到“国家队”和产业资本看好,业务发展迅速,为上市保驾护航。

 

投资规模

 项目占地100亩。投资12亿元,其中设备投资5亿元。

责任编辑:朱文艳

审 核:马荫超


相关推荐
0.0676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