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 城市发展 军民共建 经济论坛 中国韵律 双招双引 爱心连线 环球资讯 中医中药 一带一路 文旅康养 产业政策 县域经济 部委动态 区域经济 应急救援 红色文化 中国汽车 党团建设 数字生活 商企策划 老人康养 社会与法 姓氏文化 智慧工匠 人文风俗 创新.创业 文化文艺 名模台秀 中外文化 非遗传承 艺术.收藏 武术.体育 影视娱乐 名家书画 校园风采 直播 名人访谈 视频 图片 生态中国 网民优评 热点追踪 科技人物 财经人物 公益人物 安全生产 企业与法 企业展秀 营商环境 上市公司 商界精英 品牌中国
服务三农职高这样做!

新闻·产经资讯2024-04-24 04:55 来源: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浏览量:365623

新闻·产经资讯河南濮阳讯(任宗濮 通讯员 王在冉)近年来,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学校专业、全民技能工程项目、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和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等优势,以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进村入户,走到田间地头,给该县农民朋友带去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经验。

 

有需必至,有求必应。根据农民朋友的不同需求,调配各专业老师进村入户,现场指导。

 

成立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支农服务队,出动联合收割机4台、拖拉机3台,联合濮阳县子岸镇土地托管中心,利用学校实习培训农机和托管中心农机手,在八公桥镇李家楼村、子岸镇李子园村、刘梁庄村等地,无偿帮助60余户老人户、缺劳力户、重残户、重病户解决“三夏”缺劳力等困难问题,作业面积达1000余亩。

学校发挥无人机专业优势,结合无人机专业师生技术力量,组织师生10余人、无人机2架、保障车1辆,备足电池、充电设备等辅助器材,在濮阳县胡状镇东高城、西高城村2个村,植保作业500余亩,开展小麦“一喷三防”植保作业服务,用实际行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无人机专业师生团队以严谨的保障作风、细致的操作标准、娴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各地合作社及个体农户的一致好评。

 

学校组织专家教师以团队建设、集中授课、典型介绍、案例教学、项目路演、讨论交流等形式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为提升培训档次、质量,安排省级涉农院校的教授进行专业授课;组织学员到实习实践场所或合作实训基地动手操作、实地体验、现场交流;通过“云上智农”手机应用程序、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在线学习平台等开展网络直播、课件学习、在线练习、线上辅导,实现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模拟教学包括模拟演练、情景体验等现场拟真教学形式;在模拟创业环境下,组织学员创业见习和创业实训,演练创业过程。

 

学校招收年龄一般在18-55岁之间,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农村转业复员军人、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基层干部等组成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班。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科学设置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合农时和季节,采取集中教学、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培养,做到理论课程通俗易懂,课程一般安排在农闲季节,以集中学习为主。突出实践与技能训练课程,一般与生产季节相结合,探索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教学内容安排和课程设置模式。截至目前,学校注册三年制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人员435人,其中2017级53人、2018级61人、2019级55人,共167人已毕业;2021级招生55人,教学点在胡状乡炉里村北濮阳市融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2级招生104人,其中八公桥镇50人,子岸镇54人;2023级招生109人,其中鲁河镇51人,王称堌镇58人。

 

通过学习,农民朋友对我国农业发展方向及乡村振兴政策从一无所知到有初步的了解,对农作物种植由“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的“随大流”认识到“科学种田产量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专业种植重要性。认识到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实用人才,培养出众多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较强农业生产经营能力、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的专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学校。

责任编辑:朱文艳

审    核:马荫超

相关推荐
0.069340s